• “帅府百年”复原陈列-线上展览
  • 捍卫和平复兴中华-线上展览
  • 天下为公——一代伟人孙中山
  • 中国智慧——影响欧洲生活的外销瓷
  • “大元帅府的前世今生”线上展览
  • 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大元帅府——馆藏第一次国共合作文物展
  • 帅府风雅展览-线上展览
  • 美美与共——近代广州商业广告文物展
  • 吾志所向-线上展览
  • 笔尖下的曙光-线上展览
首页 > 资讯动态 > 帅府资讯
帅府资讯

2022年年度工作报告



  2022年,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的指导下,全体干部职工团结一致,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特别是在疫情封控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积极推进各项业务工作,确保旧址安全、文物安全、人员安全。本馆持续改善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在旧址修缮、陈列展览、公共服务、文物征集、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预算执行在局属各单位月度排名中名列前茅,顺利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  

  2022年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全年馆内举办6个专题展览,举办外展5个,与外馆联合办展2个;开展主题活动4个,共51场,3432人次参与;入馆人数为194699人次;在学校、党群服务中心、企业开展巡展23次,展出展览35场次,观众97099人次,党员2669人次。本馆展览、活动受媒体广泛关注,线上线下各媒体平台共刊载本馆相关报道163篇,其中“学习强国”学习平台7篇。曝光度高、宣传效果显著。


  (一)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较好,在建党101周年之际,被选为2022年度市直机关"奋斗在第一线"共产党员先锋岗

  1.围绕“六好”党支部建设目标,构筑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年内支部落实各项党建工作任务,“三会一课”正常开展,做好“第一议题”的学习记录;修订“三重一大”制度,为馆各项工作做好决策;召开了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召开了2021基层党组织生活会并完成民主评议党员;组织了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到中共广东区委监察委员会旧址纪念馆进行现场学习,提高拒腐防变能力。按上级要求认真做好市委第七巡察组巡察工作、做好大规模迁移砍伐城市树木问题整改工作;党费收缴有序,各项党建工作按规按时进行,通过了局机关党委的党建工作检查。

  2.加强理论引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支部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持党支部研学、党小组促学、党员自学,开好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组织党员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学习《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广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更好地读懂广州、热爱广州、奉献广州;组织党员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式,学习二十大报告,谈学习新的体会,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通过学习,支部党员的干事创业热情不断激发,积极主动承担急难险阻的任务,在本职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上半年,支部1名党员援藏(2022年6月结束),1名党员支援陆空口岸抗疫工作(2022年1月-7月机场入境专班转运),为国分忧。支部组织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的年轻党员们群策群力,参加2022年广州市直属机关青年讲党团课大赛,获优秀课件奖。今年4月和10月底以来,广州2次疫情暴发,支部党员干部等积极响应号召,参加居住地社区志愿服务,为广州抗疫贡献力量。在疫情严重之时,支部克服多人被封控的困难,按要求选派党员干部7人参加市直机关组建的下沉街区的服务队伍,其中2人还选入局组建的突击队,进入高风险区内工作,积极支援各区抗疫工作;其余党员或居家办公、或回馆值守、或支援居住地社区,均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确保馆的安全,确保完成年内主要工作任务。


  (二)抓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全年无事故

  1.持续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各项工作,及时根据疫情防控政策变化做好相关工作

  馆主要领导亲自督导检查疫情防控工作,分管领导和各部门严格落实各项措施,把好入口、抓好接种、备足物资,根据属地海珠区的疫情防控政策和官方通告要求,在广州4月及10月发生本土疫情后,及时闭馆,严格按要求做好防控、排查、消毒工作,切实落实了属地责任,确保无涉疫事故。11月底,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国家持续优化防疫措施,馆及时按要求恢复开放,更新疫情宣传资料,强化工作人员个人责任,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健康检测和管理工作,抓实消毒和应急处置工作,确保馆正常开放,尽量减少疫情对工作的影响。

  2.安全工作抓细抓实,确保全年无事故

  馆严格落实日常巡查制度,每天均开展全面安全隐患自查自改,形成问题清单,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能当场整改的立即当场整改,不能当场整改的做好统计登记,限期内逐项完成落实整改。馆领导多次带队开展安全检查,每月开展一次安全大巡查,节假日前开展全馆安全隐患大排查,确保安全。

  3.做好消防、防汛、防风、反恐、扫黑除恶专项工作

  馆完成亲子大本营区域增加视频监控及报警项目,增强了馆内应急处置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能力。在暴雨、台风、汛期的重要节点,安排人员在馆内留守值班,切实提升馆工作人员抢险救灾能力。围绕党的二十大安保反恐中心工作,不断强化馆内现场秩序安全管理,落实“三防”安全防范措施,加强与属地公安部门的联动工作,争取到他们的支持。馆积极完成扫黑除恶重点培育工作,组织全体职工学习中央和省市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相关指引,积极开展自查,坚决做到“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


  (三)展陈工作再获省级奖励,宣教活动有新创意,讲解竞赛有突破,馆校合作有新内容

  1.陈列展览再获殊荣

  2022年,我馆在馆内举办6个临时展览,分别是“足下生花——水泥花阶砖的故事”展览、帅府红色人物系列之“用生命捍卫信仰——杨殷烈士纪念展览”、“寻路:宋庆龄在重庆的战斗足迹”图片展、“不爱红装爱武装——人民军队女军服展”、“帅府风雅——馆藏近代名人诗词书画展”、“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大元帅府——馆藏第一次国共合作文物展”。

  其中,“足下生花——水泥花阶砖的故事”展览是我馆与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合作的全国为数不多的工业主题展览,入选了“2022年广东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


 

  此外,我馆也积极拓展合作,将4个原创展览送至5家省内外文旅机构展出,分别是:与广州沙面胜利宾馆合办“足下生花——水泥花阶砖的故事”、与北京中国妇女儿童馆合办“无言的祝福——童服里的故事”、与广州图书馆合办“笔尖下的曙光——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进步报刊选萃”、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宋庆龄纪念馆)合办“夫人·战友·共产主义战士:宋庆龄在广州的早期革命活动”、与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合办“夫人·战友·共产主义战士:宋庆龄在广州的早期革命活动”。

  年内加强与市内兄弟馆的合作交流,与辛亥革命纪念馆共同举办“粤海安澜——朱庆澜在广东暨朱庆澜亲属捐赠藏品展”专题展览,与广州艺术博物院共同举办“格物·求真——博物学视角下的岭南绘画”专题展览。

  2.宣教活动有新创意,推出儿童人偶剧《寻找大元帅》

  我馆推出儿童人偶剧《寻找大元帅》,让全国知名动漫IP“猪猪侠”进入历史剧场景,以动漫形象为纽带,讲述了孙中山在香港西医书院与导师交谈、孙中山与唐群英东京夜谈、孙中山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前夜三个故事,通过小场景窥见孙中山先生的远大理想和爱国情怀,拉进伟人与儿童的距离,引领广大少年儿童在戏剧互动中了解历史,从小树立爱国、自强、自信的信念,在切实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同时,也为国内动漫产业发掘出了新的发展方向。




 

  3.讲解竞赛有突破,多人次同时获奖

  我馆加强对讲解员的培训和选拔工作,在2022年广州地区讲解员大赛中,我馆选派4人参赛,3人获奖,其中1人荣获专业组“2022年度广州市文化和旅游十佳专业金牌讲解员”称号,并进入广东省讲解员大赛半决赛,2人分别获得专业组和志愿者组“优秀讲解员”称号。

  4.馆校合作有新内容,“纪念馆+思政教育”沉浸式课堂开讲

  2022年5月18日,我馆与广东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合作,把纪念馆红色资源引入高校思政课堂打造“纪念馆+思政教育”沉浸式课堂,让学生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上感受纪念馆中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该课堂由我馆金牌讲解员以线上授课的形式开展,为广东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2021级120余名同学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讲了主题为“起航新征程——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孙中山与共产党人在两广地区的足迹”的思政课。相关内容以《地方革命纪念馆教育元素融入思政课的工作机制研究》项目入选2022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我馆与大元帅府小学、广州市铁一中学和康有为纪念小学开展馆校合作开展校园讲解员馆校合作课程,该课程依托博物馆资源与优势,取材于馆内长期展出的“吾志所向 一往无前——孙中山早年的奋斗历程”展览,每周安排一名讲解员到校内授课,课程分别针对小学和中学设计了相应的形式,小学生课程侧重“小小讲解员”接力讲解的体验和学习,中学生课程形式更丰富,除了讲解外,还包含模拟辩论、戏剧表演等。


  (四)全面加强软硬件设施,把“基地”建设得更好

  馆现为广东省、广州市和海珠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东省统一战线基地,广州市党员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2022年馆全面加强软硬件设施,把各类“基地”建设得更好。

  提升馆内多处硬件设施

  完成馆标识系统的改造,更换馆内已使用长达10多年的指示牌,新指示牌按最新的国家规范进行设计制作,新增至4种语言;新开辟了党员活动室,为各级党组织开展党日活动提供了更合适的场地条件;报告厅、门楼对外宣传牌均更换屏幕,大大提升了显示效果;公共卫生间扩建改造工程将于12月底完工,馆内将有一座星级旅游厕所;完成北楼三楼临展厅文物展柜设施采购,明年将更换完毕;“帅府复原”展览局部提升项目正在开展,部分展品及说明将更新。

  增加网上展览内容,加强线上宣传

  我馆制作了“足下生花--水泥花阶砖的故事”展览、“帅府风雅——馆藏近代名人诗词书画展”和“捍卫共和 复兴中华——孙中山三次在广东建立政权”基本陈列的线上全景展览,观众通过手机或电脑即可身临其境参观展览,清晰地欣赏展览中的历史照片和展品。

  继续开展“志愿一夏”,为中小学生搭建志愿服务平台

  今年暑假,我馆通过“i志愿”公开招募中小学生到馆内进行志愿服务,服务内容分为定点讲解和大元帅府活动现场服务,由我馆专业人员开展培训,经考核通过后上岗为观众服务。共计359名志愿者参与,人均服务6小时。

  巡回展览市内流动,服务各类人群

  今年我馆巡展活动在送到了海珠区图书馆、南华西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场所,海珠区瑞宝小学、广州市东风实验学校、广州市公用事业高级技工学校等各阶段学校,越秀区启智学校等特殊学校,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共超过30个地点,各类受众约10万人。巡展内容丰富,其中“笔尖下的曙光——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进步报刊选萃”“从文化先锋到革命罗针——《新青年》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等主题较受欢迎。

  5.展览配套线下线上活动新颖有趣,助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配合“足下生花——水泥花阶砖的故事”展览,我馆与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共同推出了“马赛克拼贴艺术体验”、“点亮2022——马赛克手工灯制作”、博物馆与文物保护走进校园、“足下生花——水泥花阶砖”系列美术云课堂等多个配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涵盖了不同类型的受众群体。我馆还根据本馆建筑中的水泥花阶砖样式开发了文创产品“拈花” 穿戴美甲片、防疫包等,不仅让观众深入了解大元帅府旧址的建筑魅力,也提高了观众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6.短视频宣传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上发布

  为了更充分运用好自媒体宣传手段,满足受众需求,我馆更注重短视频的制作与发布,今年推出了“信仰的力量”“劳动最光荣”“颂家风 迎七一”“我们的节日·中秋”等系列短视频,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其中“劳动最光荣”系列视频多次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登载发布,反响良好。

  7.红色家风家教传承系列活动

  为弘扬优良家风,做好党员家风教育,围绕“用生命捍卫信仰——杨殷烈士纪念展览”中展出的杨殷家书,我馆开展了“红色家风家教传承系列活动”。活动一共开展了3期,每期根据儿童、海珠区新提拔重用的领导干部、党员等不同的活动对象,设计相适应的活动形式和内容,通过诵烈士家书、观看情景剧表演、烈士后人访谈、定家规等特色环节,让参与者更好地树立良好家风家教。


 

  策划2022年“帅府之夜”活动

  我馆策划了2022年“帅府之夜”活动,主题为“爱若有来世——大元帅府原创情景舞剧”。该剧以宋庆龄和孙中山在广州的生活与爱情故事为中心,采用回旋曲式结构,从“天下为公”到“百年帅府”,再到“时代爱恋”,最后到“来世相伴”的几个维度。讴歌民主精神,讴歌帅府文化,讴歌革命爱情,讴歌初心使命。受疫情影响,活动未能如期举行,活动主题曲等成果改为网上发布。

  9.积极开展港澳台交流

  我馆拍摄并制作了“帅府百年”宣传视频及相关内容的问答视频,经市台办审核,作为首届广州台湾青年岭南文化讲解员大赛培训材料;承办了广州市第二期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交流点)培训班;承办了由广州市教育局主办的潮起珠江口·筑梦同心行—— 2022年第四届“同根同源同心”穗港澳台青少年学习营的启动仪式。


  (五)做好旧址保护,藏品文物再添精品

  1.做好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

  我馆使用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按文物保护工程的要求,今年对已长达20多年未修缮的广州大元帅府旧址屋面和平天台进行了彻底的修缮。工程实施过程中克服了困难,把对馆开放工作的影响尽量减少,未影响馆的正常开放。修缮完成后,旧址屋面和平天台得到很好的保护,可彻底解决帅府屋面长期漏水、渗水问题。工程已于12月6日完成,并通过四方初步验收。

  年内同样做好广州大元帅府旧址年度零星保养维护项目,确保了旧址及附属建筑的安全和良好的状态;对文物旧址继续开展沉降等变形观测,并新增了裂缝观测;启动了帅府房屋可靠性鉴定工作,排查馆内各房屋的安全情况。

  2.帅府馆藏再添精品,稳步推进可移动文物保护与利用

  本年度,馆重点征集帅府名人陈铭枢家藏文物“1928年徐悲鸿油画陈铭枢像”1幅;征集“民国十三年 大元帅府核准发行的《广州市区域图》”等藏品一批;征集“民国 叶恭绰张大千合作枯木竹石扇面”等藏品一批;征集“民国十六年六月初版《工会条例释义》等藏品一批;征集“民国 胡汉民行书七律诗赠刘纪文”等藏品一批;本年度共接受捐赠藏品资料29件/套。

  完成第二批馆藏革命文物的挑选工作,精心制作PPT解读革命文物,经专家组评审,本馆共有22件/套文物入选;完成馆藏“民国 孙中山行书‘知难行易’横幅”等5件书画藏品的修复、保护工作;累计提供26件(套)文物支持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辛亥革命纪念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办展;累计提供166件(套)文物电子资料给辛亥革命志士伍汉持后人、广州大典研究中心开展研究及出版工作。


  (六)科学研究方面

  我馆专业技术人员全年共发表论文10篇,出版论著1部,荣获首届广东出版政府奖,参加学术研讨会2人次,启动《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藏品赏珍》《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藏刘纪文民国文献》《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藏古应芬未刊函电文稿辑释》等三部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文物图录的撰稿工作。

筹办“民族复兴视野下的孙中山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受疫情影响,会议延期至明年举行。




发布时间:2023-05-16
点击数:4123
撰稿人: